您的位置:首页 >新闻动态 >【金石赋能·智造未来】从火星车到高超音速引擎 太空探索的“造物主”
【金石赋能·智造未来】从火星车到高超音速引擎 太空探索的“造物主”
2025-10-07
作者:金石
浏览量:85

0a96d87a718cc10647ee47caa6f4a17a.png

当一群大学生在荷兰的实验室里组装3D打印的火星车ExoMy时,他们手中摆弄的不仅是一个教学模型,更是未来太空探索的缩影。

欧洲航天局(ESA)将ExoMy的设计开源,仅需约600美元和两周时间,任何人都能复制这台罗莎琳德·富兰克林火星车的“迷你版”。这看似简单的教育项目背后,隐藏着增材制造技术对航天工业的深刻重塑。

图片




一、从实验室到轨道



图片








      按需打印电子器件: 美国奥本大学的紧凑型纳米粒子打印机LASED,在NASA抛物线飞行创造的零重力环境中成功打印电路和传感器。这台低功耗、全自动设备,未来或将为空间站、月球基地即时制造天线、传感器,甚至可能开启太空半导体制造新纪元。





二、火星上的“生命工厂”





1.外星基地闭环生态

图片


    哈佛大学科学家用3D打印的聚乳酸(PLA)生物塑料腔室,成功在模拟火星环境中培育绿藻。藻类不仅茁壮成长,还能生产更多生物塑料,为未来火星基地构建“自产自销”的闭环生命支持系统提供了革命性思路。


图片



2.动力心脏的进化

图片


    初创公司NFA航空航天(New Frontier Aerospace)的“雷神之锤”(Mjölnir)火箭发动机,凭借3D打印技术,在不到五年内完成研发并通过热火测试。这款紧凑高效的发动机将驱动其高超音速无人机“探路者”(2026年试飞)和Bifröst轨道转移航天器(2027年首飞),大幅提升太空运输能力并降低成本。


5805d2b7-62cf-4b00-bad1-baf177b46b58.png


3.千亿市场的引擎已启动

图片


   ESA通过立方体卫星计划培育的3D打印卫星部件市场,已步入成熟商业化阶段,预计2033年规模将达数十亿美元。





三、3D打印推动世界发展



当3D打印技术在地球之外重塑制造边界时,其影响力正强力渗透至高端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。从ESA开源的火星车部件,到驱动未来空天运输的引擎核心,增材制造对精度、材料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已臻极致。






图片








从火星车零件到火箭发动机核心,人类对极致制造的追求永无止境。从技术深耕到产业赋能,重庆金石步履不停。我们将聚焦增材制造技术的迭代升级,以更前沿的研发、更成熟的方案,推动中国智造加速渗透至航空航天、医疗健康、高端装备等多元领域,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全面对标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科技为翼,为产业升级插上创新之羽,让 “中国智造” 的潜力充分释放,催生更多颠覆式发展机遇。